当国内经济逐渐企稳回升,生产、消费、投资“三驾马车”开始稳步驶回快车道,城市人头攒动、车水马龙,是否意味着中国的企业们将能够顺利“回血”?阴霾逐渐散开,我们能否回到当年?办公室的重新开放,又潜藏怎样的新挑战?人的流动性回归,线下商业体又能如何持续保持获客及和转化能力?未来的中国商业走向,可能还存在多少种可能性?
3月28-30日,“2023中国商业空间设计「新潮」大会”圆满召开。本次大会,由中国家博会(广州)联合战略合作媒体-《第一财经》YiMagazine、以及设计新媒体-灵感家,共同发起,旨在以设计为介入窗口,捕捉消费扩容提质的当下所生成的个性化、多样化、高品质消费需求,并将其转化为实体空间的丰富场景,为办公及商业空间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和形象力!
主旨论坛于3月28日举行,《第一财经》YiMagazine杂志总编辑赵嘉女士在现场发表主题演讲《探索城市空间的无限可能》,探索全新的商业设计思维如何赋能空间生成无限可能!
以下,为现场演讲实录:
当下,距离疫情封控结束差不多四个多月的时间,这段时间内生活所产生的明显变化。例如,身体受到病毒等的侵扰。而在健康状况逐步恢复的同时,人们的日常消费也逐步回复中,从目前的统计来看,2023年1-2月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上升3.5%,较2019年同期增长16.7%。如果把这类统计数据,还原为个体的体验,会有更直观的感受,譬如差旅频次增加、成本上涨等。
曾经熟悉的、热闹拥挤的世界,似乎在一夜之间回来了。但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问题,当下这个拥挤的、或者比原来更拥挤的状态是不是跟以前完全一样?或者,一些潜在的变化已经发生,比如人们对设计的认知、对消费和生活的理解、对空间的诉求,是不是有了新的、微妙的、心照不宣的变化?
这些变化在内地场域,或许可在商业空间、个人空间、公共空间三个方面找到追溯路径。
商业空间:原有意义被颠覆,加速打造差异化竞争力
被压抑的需求,开始瞬间释放。总体来说,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商业空间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扩大。以上海为例,在2023年,预计开业的全新商业空间超过40个,总规模超220万平方米,约等于300个足球场。其中,不少是因疫情无法开业而被迫延期的。这种被压抑的需求,正以中国20多年城市化进程中绝无仅有的速度,被释放出来。
这一惊人速度的背后,一方面折射出中国商业地产多年来在选址、建造、市场定位等方面积累的成熟经验;另一方面,也侧面表明着接下来商业地产在人流量、影响力等将面临的激烈竞争格局,这将迫使项目开发商、运营商需要具备制造差异化、形成独特性的竞争力。
这重塑城市商业空间方面,以下3个案例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。
上海·静安·张园
历史建筑+网红品牌+商圈扩容
张园始建于1882年,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、建筑形式最丰富的石库门建筑群。早在2018年,作为上海静安区启动的第一个保护性征收的城市更新项目,张园由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投资,联合太古地产共同运营管理,定位是高端商业聚集地,但因种种原因导致延误,直至2022年11月底,张园西区才正式开放35%的面积,其中仅有少量奢侈品门店正式面向公众开放,不少仍在装修筹备中。
但张园的重新开放,仍具有极强的代表性。其体量更大的东区将在2026年开放,届时除零售业态外,将引入办公楼和公寓住宅,以及剧院、美术馆等文化设施,形成杂糅多元的业态。而张园的差异化优势,也将更紧密地与商圈形成联动,在颗粒度极小的情况下实现扩容。
上海·虹桥·蟠龙天地
公园绿地+古镇风貌+亲子活动
蟠龙天地即将在4月份试营业,总规划达50万㎡,含23万㎡公园绿地、25万㎡居住区,以及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景区,总投资接近140亿元。
历时五年改造更新,蟠龙天地计划打造一个不同于传统的商业消费区域,通过将面积空前宽广的、引种300多类植物的绿地,江南古镇保护以及多样化户外活动如运动自行车、滑板、露营地等数个截然不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,形成极为罕见的场域。可以说,这在商业空间的塑造中,也是前所未有的尝试,也非常值得期待上海民众和市场的反应。
北京·朝阳·大悦城
城市客厅+林荫步道+休闲共享
朝阳大悦城已有十余年历时,近期启动环境提升,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完成改造。严格意义上,它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空间,而是一个围绕“网红商业体”进行的小型商圈改造。经过多年发展,以大悦城为核心,周边已然形成生活、工作、休闲的生活圈,但也出现了风貌和环境老化等的问题,周边极其拥堵的交通,也为附近居民造成极不舒适的体验。
这个占地面积3.5公顷的区域,将分为A、B、C三个区域进行改造:A区含地铁站口、站前广场、益民广场和精品底商;B区是居住区;C区则是多个住宅区交汇的公共空间。在现有的改造中,A区和C区将是变化最大的,A区的老旧益民广场改建为拥有林荫步道、旱喷广场、草地等景观的城市广场;C区内则建成绿色休闲区域,构成一个小型的城市客厅。本质上,其改造也是城市更新项目的一种形态,而其着力解决的也是城市发展中难以避免的矛盾:商业空间与住宅空间、消费人群与居住人群之间的需求冲突和摩擦。而透过缓冲空间的营造,商圈也有望进化为综合生态圈。
由此看来,城市商业更新的概念不断拓展,项目建造耗时也将越长、工程协调难度也将加大。因为如今的商业空间已经颠覆了原有的意义,不仅仅跟商业消费联动,而是进一步转化为城市的公共空间,进而推动民众公共意识的生成和共建。
“开放性”,兼容多种不同因素、引入多样化品牌、营造多元化氛围;“公共性”,打破传统客群定位,以新鲜多元的生活方式,吸引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者;“户外优先”,后疫情时代下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更重要的价值。以上三方面,也是所观察到的商业空间发展的未来态势。
个人家居空间:传统格局被打破,强化自我具体需求落地
回归到个体,可以发现人们对个人空间、家庭空间的情感和依赖性,比之前更强烈。根据调研及数据分析,当下家居设计领域发生着5个重要变化:
一是传统家庭空间划分被打破。被迫居家的日子,延长了人们每天使用厨房的时间。根据好好注平台的话题投票,76%的中国家庭更倾向于选择开放式厨房。这种客观情况,改变了大众生活习惯,也造就了更多的“厨艺小达人”。
二是小家电更受欢迎、也更细分。短视频平台内“小家电”关键词的搜索量不断攀升,其中对功能丰富的产品诉求也在全面增加;而在电商平台上,细分功能的小家电,如内衣清洗机、沙发布艺清洗机、果蔬清洗机、洗地机等的销量在过去一年增长迅猛。
三是社交媒体对家居的影响越来越大。线下活动的停滞,造成人们在网上时间增多,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资讯及垂类内容平台,获取家装相关的案例分享和实操经验。即便线下实地考察恢复,但此前在网上“做的功课”,也会极大程度影响线下购买的决策。
四是智能家居,离普及还挺远。和此前预想的相差甚远,智能家居在国内的普及率远比想象中缓慢。根据好好住《2022中国家庭生活消费新趋势》的数据显示,目前仅有6%的家庭是全屋智能的重度使用者,而15%的受访者表示完全没有尝试过智能设备。这也说明,一些时髦的科技创新,唯有落到具体生活里,才能看出真正的适用前景。
五是“适老化”成为新关注点。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,家居空间对适老化的需求陡增。从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群出发,如健康具备自理能力、需借助辅助或其他设备以及中重度失能等,都提出不同的需求以及需要产生相应的匹配方案。这相信在整体家居设计中,也将成为一个主流的趋势。
以上提及的5个家居设计趋势的变化,其实也反映着人们对家居空间诉求的变化。最鲜明的一点是,人们对空间本身的关注在减少,而对具体需求的落地性、对自我的关注度在明显增加。这种关注点的转移,也从家的内部延伸到家附近的空间。
公共空间:“家门口”有魔力,发现“链接”的魅力
家门口正在出现一系列有趣的变化,“口袋公园”风靡全球。
上海徐汇永嘉路309弄,在2021年开放的“嘉澜庭”,通过两排残旧住宅的拆除,建成一个小型的、于街面垂直的口袋状社区广场。半开放性的设计,保证区域内的私密性、增强安全感。同时,口袋咖啡馆的引入,策划运营了不少能同时吸引社区居民及城市年轻人的文创活动,极大程度地提升了空间的活力及利用率。这个城市更新项目虽是政府统筹规划,但独特且具有相当自由度的运营模式成为其成功管理的基础。
美国印第安纳州塞勒姆遗产公园,由当地市政府以及社区基金会共同打造。通过调研,他们发现当地居民缺少户外休闲场所,进而有了遗产公园的建造规划。园内的设计,源于当地的涂鸦艺术传统,以壁画彩绘的形式表现当地历史上6位重要的女性,借此鼓励人们探索城镇本地文化传统,并让普通民众能透过公共艺术的方式实现紧密相连。
可见,社区在全球范围内对在地居民的重要性是不断攀升的。社区是家庭之外的第一站,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最后一站。因而,社区也成为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最佳连接点,而具有某种魔力。
例如,温哥华协平世博社区公园,通过人们自发聚集、自愿组织活动而形成的一个为期五年的临时公园;上海长宁“同心圆”社区花园,拆除小区间阻隔的围墙、打破隔阂也满足不同校区居民的日常需求。
另一角度来看,社区的魅力啧来自于人与空间的空间、人与人的链接。从这一方面审视,空间形态的重要性相对变得次要了。
例如,上海新华路345弄社造中心社区游戏场发起的3小时自由游戏的畅想会,让孩子成为空间的临时主任,自由探索、创造;泰国公共地(The Commons),去除建筑的所有墙壁,引入自然风及光线,形成不拘一格的灵动垂直空间,解决场地空间资源匮乏的难题外,也赋予远超传统商场的意义和价值。
一系列新型空间案例,可以发现它们形态各异、难以归类、无法定义,可能是公共广场、社区空间、药店、邮局、咖啡馆、游戏场,或者仅是城市里的某一个角落,为城市空间延展出无限的可能。美国社会学家雷·奥尔登堡将其统称为“第三空间”,一种模糊的、不好定义的,但能够让人放松和随性的空间形态。
以上分享的10个空间,其实也接近这一概念。表面上,它们是好玩的、有趣的、随性的,而更深层次的观察,可以总结出以下4个共同特点:
第一,城市更新的颗粒度不断缩小;
第二,后疫情时代下,人们对空间的体验更为重视,对空间的感受也更为敏感;
第三,从形态上,商业空间、个人空间、公共空间出现了多重叠加特征;
第四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所有空间改造的核心都回归到人与人关系的重建,以及深层次归属感的塑造。
而从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历程来看,从最早期的“跑马圈地”、以规模和选址有效性取胜,到第二阶段以复合空间、快闪店、展览等新业态的引入、增强对线下用户的吸引力,到如今随着新一轮的“开业潮”,已然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:以全新的商业空间设计和时间,挖掘空间的潜在可能性,吸引更多人来到其中。
在城市化高速增长、疫情大流行影响以及更严格的市场监管后,更多地产公司相信也在反思高增长扩张模式的弊病,转而注重空间的存量创新与高质量发展。而如何将公共性与人文关怀纳入思考与行动,也许是中国地产行业下一个重要的转型方向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Copyright 2003-2015 askci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热线版权所
粤ICP备16063420号-10
联系我们:562 662 9@qq.com